一国际综合性赛事
1. 北京冬奥会(2月4日–20日)
地点:北京延庆张家口赛区亮点: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设7大项109小项;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创历史最佳,金牌榜第三。意义:开闭幕式展现中国文化,国际奥委会向中国人民颁发奥林匹克奖杯,全球观众超20亿。2. 北京冬残奥会(3月4日–13日)
地点:北京亮点:中国首次举办冬残奥会,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居金牌榜首位。3. 杭州亚运会(原定)
计划时间:9月10日–25日状态:因疫情延期至2023年,原计划设40大项(含电竞霹雳舞新项),口号“心心相融,@未来”。 二国际单项顶级赛事
1. 成都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10月)
成绩:中国男队十连冠女队五连冠,刘国梁当选WTT世界乒联首任主席。2. 田径/游泳/体操世锦赛关联赛事
中国选手在2022年游泳世锦赛(18金)田径世锦赛(王嘉男跳远首金冯彬铁饼金牌)体操世锦赛(3金)表现突出。 三国内联赛与重点赛事
1. 北京马拉松(11月)
永信贵宾会备用网址亮点:疫情后重启的3万人规模赛事,科学防疫成行业风向标。2. CBA联赛(2022–2023赛季)
时间:2022年10月开赛规模:20支球队参赛,辽宁男篮夺冠。3. 中国排球超级联赛
创新:分站赛制覆盖多城市,开放外援政策提升观赏性。4. 其他全国赛事
全国体操锦标赛(杭州)艺术体操冠军赛(线上百万观看量)全国动力冲浪板锦标赛(宜兴,7月) 总结
2022年中国赛事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核心,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承办能力与文化输出;成都世乒赛北京马拉松等高水平赛事提振了后疫情时代的体育产业信心;国内联赛(中超CBA排超)在防疫背景下积极探索复赛模式,发挥了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部分赛事如杭州亚运会受疫情影响延期至2023年举办,但筹备工作已奠定重要基础。